火炬树食用红色素,为漆树科盐肤木属落叶小乔木食用红色素,别名鹿角漆、火炬漆、加拿大盐肤木。原产北美食用红色素,分布在中国食用红色素的东北南部食用红色素,华北、西北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和温带草原区,以黄河流域以北栽培较多。火炬树果实9月成熟后经久不落,而且秋后树叶会变红,十分壮观。树叶繁茂,表面有绒毛,能大量吸附大气中的浮尘及有害物质。火炬树造林成活率高,是良好的护坡、固堤、固沙的水土保持树种。同时具有超强的耐寒、耐旱和耐盐碱能力,对周围环境具有极强的适应性,是一种良好的护坡、防火、固堤及封滩、固沙保土的先锋造林树种。火炬树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,早为各国引种栽培,主要用于荒山绿化兼作盐碱荒地风景林树种。
火炬树高达12m。柄下芽,奇数羽状复叶,长椭圆状至披针形,圆锥花序顶生,花淡绿色,雌花花柱有红色刺毛,核果深红色,花柱宿存、密集成火炬形。花期6~7月,果期8~9月。火炬树喜光,耐旱性极强,抗寒性也极强。 根系发达,萌蘖性超强,浅根性,生长快,自然繁殖能力快。对土壤适应强,能够适应严酷的立地条件,能在瘠薄和干旱缺水的土壤生长。火炬树单宁含量较高,是生产栲胶和制取鞣酸的好原料,果实含有柠檬酸和维生素C,可作饮料,种子含油蜡,可制肥皂和蜡烛,火炬树木材纹理致密美观,可雕刻、旋制工艺品。火炬树果实能提取天然食用色素,其药物有效成分为构成色素的花色苷。因而火炬树的红色素不仅可以认为是安全无毒的食用天然色素,而且作为食品添加剂,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。
火炬树的培育技术
1、播种育苗:秋季9~10月采集果穗脱皮除去杂质,进行干藏待用。种子饱满度80%左右,种子发芽率60%~ 90%。火炬树种皮坚硬有蜡质层,吸水较难不易发芽,处理方法:①冬季层积沙藏120天左右催芽。②开水烫种融蜡及软化种皮,促进发芽。播前6~8天,将干藏种子倒入开水,搅动种子至水温降至30℃左右后自然冷却,然后每天换1次凉水浸泡4天,第五天将种子捞出摊堆250px厚覆膜,置于向阳避风处催芽,每天翻动种子2~3次,并保持湿润,2~3天部分种子萌动露白即可播种。
播种要提前深翻土地,翌年春施肥、平整做成低床。4月采用条播播种,行距625px,每亩播种0.5~ 1.0kg,覆土厚度25px,可将种子混些细沙一起播种。播后1周,苗木陆续出土,苗高3~125px时可灌第一次水,6~175px或10~375px高时适当间苗,每亩留苗1万株左右。7月份施肥灌水,8月中旬停止追肥,少浇水。
2、根插育苗:将秋春季起苗时断留在土壤里的根和苗木上过长的粗12.5px以上的根,剪成7~250px或10~375px的根穗贮藏。3~4月中旬将根穗取出扦插,平埋或斜插均可。
3、断根育苗:利用火炬树根萌芽力强的特性,在造林3年后,其根系呈水平分布的林地内,于春季树芽萌动前,在林地内每隔375px左右浅刨,深度不超过375px,截断其水平根,随即踩实保墒。截断后的根段迅速萌发成苗,每株火炬
树截根后当年即可萌生4~12株火炬树苗木。
火炬树的栽植技术
(1)栽植:火炬树无论在碱性土,中性土或酸性土上均能生长,一般多在冲刷较为严重的塬边、沟头、干旱阳坡、固定半固定沙丘或破碎地段营造防护林。火炬树以植苗造林为主,造林前穴状整地,株行距2×3m或3×3m,春秋两季均可栽植。风景园林绿化可以常绿针叶林或与其他树种配置点缀风景。
(2)幼林抚育:火炬树造林2~3年即可郁闭,每年进行1次松土除草,在冬季极端最低气温-25℃的地方,第1~2年有轻度冻梢,第三年起无冻害,在条件较差的地方,栽植后3~5年进行平茬,促进生长。
文章来源:中国农林科技网